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性文件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石嘴山市服务业扩容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索引号 640201001/2023-00026 文号 石政办发〔2023〕16号 生成日期 2023年03月26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石嘴山市政府办 责任部门 石嘴山市政府办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石嘴山市服务业

扩容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7)》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中央、自治区驻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石嘴山市服务业扩容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石嘴山市服务业扩容提速行动方案

2023—202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按照《中共石嘴山市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的实施意见》(石党发〔202266号)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为引领,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扩容提速行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提档、比重提高、层次提升,推动六优产业由集聚向集群发展、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总体目标

2027年,基本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全区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网络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11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左右,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争取在全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打造西部地区工业旅游目的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医养康养胜地;会展博览直接及间接带动产值超过50亿元。六优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

石嘴山市服务业扩容提速行动指标评价体系

序号

指标名称

2023

2025

2027

指标属性

1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1

43

44

预期性

2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5

5.7

6.5

预期性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18.9

120.2

123.8

预期性

4

R&D经费投入强度

位于全区前列

预期性

5

六优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0

45

50

预期性

6

旅游总收入(亿元)

35.6

65

100

预期性

7

物流业增加值增速(%

5

5

5

预期性

8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左右

5左右

5左右

预期性

9

网络交易总额(亿元)

100

105

110

预期性

10

会展博览直接及间接带动产值(亿元)

20

35

50

预期性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重点行业,大力推进六优产业

加快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会展博览六大产业发展。

1.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打响黄河文化、大漠星空、酒庄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长城遗址六大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培育文旅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新动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塞上灵秀地 魅力石嘴山品牌形象,争取在全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打造西部地区工业旅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文旅广电局)

2.现代物流产业。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全方位提升、多层次推进、分区域错位发展,推动我市物流网络体系更加畅通,组织运行更加高效,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回流增效、供应链培育、智能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应急保障、物流+衔接融合七大专项行动。到2027年,新培育A级物流企业3家,建成市级物流枢纽园区3个,现代物流业年均增长5%,将石嘴山市打造成全区重要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3.现代金融产业。构建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运行规范、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实施金融组织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扩容培优、产融结合服务创新、金融环境优化提升四大工程,引导金融业增强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到2027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增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50(牵头单位:市金融局)

4.健康养老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和布局更加完善,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健康养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居西部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医养康养胜地。到2027年,全市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以上;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培育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企业5家以上;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2%以上。(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委)

5.电子商务产业。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电子商务在各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高品质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产业配套齐全、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聚集区(基地),助推电商产业集群式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到 2027年,全市培育限额以上电子商务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6.会展博览产业。积极培育会展经济,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美誉度高的品牌展会,扶持一批有较强市场运营能力、能承办品牌项目的会展企业。围绕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多元合金、电石化工、特色制种等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创新、生态转型会展博览品牌。建设多功能会展场馆,年均承办具有一定规模会展活动达6场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二)聚焦重点领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增容扩量

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逐步壮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聚力实施科技服务助力、信息技术筑基、商务服务突破、房地产项目品质提升、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和服务外包试点、循环供应链绿色发展引领、生产制造与生产服务融合七大行动。

 1.科技服务助力行动。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20家左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瞪羚企业10家以上。围绕重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每年组织实施100项以上科技项目。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进中色东方、天地奔牛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质增效,支持碳基材料研究院、氰胺化学材料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宁夏分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30家。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争取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10亿元以上。持续培育发展各类双创载体,推进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双创示范基地等达到30家。到2027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居于全区前列,以科技服务高质量增长助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人社局)

 2.信息技术筑基行动。夯实大数据基础能力,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全面覆盖石嘴山市主要区域、商圈、重点产业园区,基本完成高速公路、高铁沿线通信网络覆盖提质升级。加快国家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建设。拓展数字融合应用,推进5G+工业互联网、文化旅游、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应用创新;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发展,推进数据资源、算力资源在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创新应用。支持产业数字化发展,加速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滚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100个,新增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20个。引导数字化产业提质增效,鼓励九天智能科技、海力电子等企业提升发展能级,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地理测绘、电子产品销售等智能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培育壮大数据服务,推动数据呼叫、存储、标注、分析、应用、安全等大数据基础服务领域发展,建设13个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数据中心。支持石嘴山市数字经济产业园、维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信息产业园区集聚联动发展,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科技局、发改委、人社局、审批局,市委网信办)

 3.商务服务突破行动。积极发展评估、会计、审计、税务、勘察设计、工程咨询、信息技术咨询等专业商务咨询服务,促进事务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指导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向全周期综合服务延伸拓展。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及各类技术技能比赛等,推进石嘴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提档升级,支持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扩规提质,建成用好石嘴山市公共实训基地。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派遣机构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猎头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培训等业务,不断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业态。(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人社局、发改委,各县区政府)

 4.房地产项目品质提升行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科学调整土地供应规划和规模,多渠道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增加改善性住宅用地供应,拓宽住宅用地供给空间。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流程审批,推动房地产项目落地建设,增加投资强度,降低开发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加大居民住宅和商务楼宇接千兆光纤入网能力升级改造以及商业网点、家政服务、快递收发、文化娱乐、健康医疗等网点布局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引导房地产企业提升住宅建设品质、住区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推动刚需住房向改善性住房迭代更新。积极搭建团购平台,对接供需两端,组织房博会、房展会,引导房地产企业提升线上线下销售服务,开展优惠促销活动。(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审批局、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5.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和服务外包试点行动。全力推进工业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试点建设,加大《石嘴山市工业(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政策落实力度,以大地、晟晏、滨河等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引导制造业企业剥离原材料采购、物流、仓储、研发、营销等环节,成立独立核算的服务业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增容扩量。累计分离成立服务业企业60家以上,上规上限20家以上。鼓励暂时不具备主辅分离条件的工业企业业务流程中的研发设计、物流运输、检验检测认证、贸易营销、人力资源培训以及其他专业配套服务环节通过与市内相关服务业企业签订中长期服务合同的形式,实行业务外包,促进本地服务业企业做大规模,促进工业提质增效、服务业提档升级。实行服务外包企业数量达到60家以上,外包业务量达到30亿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各工业园区)

 6.循环供应链绿色发展引领行动。鼓励企积极发展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生产体系,发挥广源通、大窑饮品、恒达纺织等龙头企业在稳定供应链中的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绿色采购、生产、营销、物流及回收体系。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完善废旧物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推广智能回收终端,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培育新型商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再生矿产资源产业聚集发展。大力发展和规范二手电子商务产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支持二手车、再生资源等专业交易平台建设,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各工业园区)

7.生产制造与生产服务融合行动。推动原材料、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等前端服务环节延伸,向售后服务、产品回收利用后端增值服务拓展,实施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推动服务业制造化发展,建成石嘴山先进材料中试孵化共享服务平台、经开区检验检测服务中心等。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石嘴山制造产业港加大招引力度,形成服务外包专业化、物流产业集聚化、税收稳定回流的格局。(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各县区政府)

(三)聚焦重点环节,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

以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为主线,重点开展公益性基础性服务强供给、服务场地设施补短板、服务标准品牌优质量、高质量人才聚智汇、服务数字化赋动能、消费市场促繁荣、营商环境再优化七大行动。

 1.公益性基础性服务强供给行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实施公立幼儿园新建、义务教育学校补短板等民生项目。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成石嘴山市疾控中心,实施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强化政府兜底保障,建设颐享养老中心、优抚医院等项目。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改造提升市级文化场馆服务功能,新建一批城市书房、城市阅读岛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建成石嘴山市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一批社会足球场、体育公园等。聚焦一老一小,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供给,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兜底保障对象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放,转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石嘴山市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发展一批嵌入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推进便民商业设施进社区,拓展社区家政、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和快递综合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催生服务消费新导向,推进居家服务、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病患陪护等家政服务进社区,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牵头单位:市教体局、卫生健康委、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旅广电局、民政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各县区政府)

 2.服务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达标,落实新建住宅小区按每户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用房。鼓励通过置换购买、产权移交、租借租赁等方式,统筹利用各类存量房屋资源增设服务设施,完善基本保障类业态。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站设施设备,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在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同时,保留必要的传统服务方式。依托石嘴山市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不同年龄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服务。强化服务设施建设运营保障,鼓励利用闲置、废弃等存量建筑资源改造社区服务设施,满足群众普惠性多样化服务需求,降低普惠性生活服务成本。(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审批局、住建局、民政局、教体局,团市委,各县区政府)

 3.服务标准品牌优质量行动。开展生活性服务业领跑者企业建设,以养老、育幼、体育、家政、社区服务为重点,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示范企业和社会组织。深入实施服务业商标品牌战略,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区域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创建,依托龙泉村、硒有田园等,建设一批康养社区、康养小镇、康养民宿,打造文旅康养品牌;着力打造健康+产业体系,打响塞上康养城·颐享石嘴山养老服务品牌;加快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石嘴山段项目建设,重点打造贺兰山文化旅游、沙湖星海湖休闲旅游、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特色乡村旅游、黄河文化和长城遗址等文化旅游品牌;扩大贺兰山、环星海湖和沙湖精品赛事的影响力,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赛事品牌;不断提升大武口凉皮”“黄渠桥羊羔肉等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在发展本土品牌的同时,吸引知名品牌落户我市。鼓励生活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辨识度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生活服务品牌。(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教体局、文旅广电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各县区政府)

 4.高质量人才聚智汇行动。推动服务业企业大力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以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开设健康养老、育幼、家政服务等相关专业,培养行业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生活性服务相关专业紧缺人才订单式、套餐制培养。鼓励服务业龙头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聚焦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采取嵌入式”“订单式”“定向式等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家政、养老、烹饪等服务行业协会举办行业技能大赛,培育高水平服务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教体局、发改委、民政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残联,宁夏理工学院、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区政府)

 5.服务数字化赋动能行动。加快推动生活服务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云用数赋智,实施规上限上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服务行业衍生新的服务环节和服务内容。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拓展在线技能培训,发展在线办公、互联网健康、线上文博、数字娱乐等新兴服务业态。推广线上引流+实体消费,丰富无接触配送、社区前置仓+提货站、移动菜篮子等生活服务新供给。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新模式,发展体验消费、社交媒体、近场零售等,推广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等新零售模式。培育发展共享出行、共享租住、共享物品等共享经济。运用智慧健康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和指挥调度中心,持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十助服务;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应用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各县区政府)

 6.消费市场促繁荣行动。持续开展消费惠民活动,鼓励企业开展汽车换购、新能源汽车购置、家电家具下乡、以旧换新、发放消费补贴、电子消费券等促销活动。引导商贸、餐饮等企业开展折扣优惠活动。鼓励大型商场、综合超市通过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手段拓展线上市场。促进消费升级,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载体打造现代消费商圈,发展商品+服务经营模式,加快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转变。鼓励万达商业广场、华欣碧乐汇、贺兰山商业大楼升级更新,加强城市特色商业街区、特色美食街、旅游休闲街区和商圈建设,打造一批地标性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集聚区,激发消费活力。增强住宿餐饮服务能力,支持各县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高星级旅游饭店,发展一批小而美特色住宿业态,创建特色主题民宿品牌。支持本土餐饮领军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沙湖鱼头宴”“大武口凉皮宴”“富硒菜肴等特色餐饮,支持以中央厨房、智慧餐饮、预制菜等模式开展连锁经营。发展旅游餐饮首店经济,支持国际、国内知名旅游餐饮品牌在石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快闪店等。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围绕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生活服务等领域,打造业态丰富、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大武口区步行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市级集聚区升级创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提高生活服务消费承载力。积极发展新型消费载体,在特色农产品基地、旅游景区等周边布局建设新型商贸功能区,联合打造休闲体验型消费功能区。支持沙湖、龙泉村、硒有田园等发挥特色优势,集成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餐饮住宿等服务,打造新型综合服务消费载体。结合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支持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老旧工业厂区等设施存量焕新,改造升级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促进商旅文体消费新融合。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建设县域商业网络体系。聚焦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加快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进一步畅通农村生产、消费循环。推进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完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依托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村民活动中心等场所,提供日常便民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文旅广电局,各县区政府)

 7.营商环境再优化行动。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简化普惠性生活服务业企业审批程序。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公示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实施服务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上规上限。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持续开展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美容、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案件查处。积极运用支小再贷款工具支持包括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在内的涉农领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针对教育体育、康养托幼、文化旅游等领域消费需求,开发专属信贷和保险产品。增强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对提供群众急需普惠性生活服务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强化应急物资供应保障。采取加大纾困资金支持、推进减税降费、加强用电保障、支持稳岗就业等帮扶措施,帮助提供生活服务的小微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等问题。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对服务业企业在租金减免、税费减免、融资服务等方面的阶段性帮扶措施,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减轻企业负担。(牵头单位:市审批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金融局、税务局,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人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石嘴山银保监分局,各县区政府)

 三、强化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服务业扩容提速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承担日常统筹协调工作,市发改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开展工作推进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意识,加快促进服务业稳定增长,为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合力,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闭环。服务业扩容提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持续调度,重要工作进展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各责任单位要强化行业领域调度管理,及时跟踪监测运行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关键因素和具体问题,确保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三)落实惠企政策。各县区、各部门要积极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建立健全惠企政策直达机制,持续简化优化审批程序,推广免申即享经办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财政奖补、减税降费等快速审核、快速拨付、便捷享受,有效支持企业纾困解难。

 (四)强化督导考评。“六优”产业各牵头部门要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建立抓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县区、各部门要明确目标,细化举措,推进服务业扩容提速工作有效落实。各牵头部门要将落实情况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服务业扩容提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书面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汇总后报告市委、市政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